2025年01月19日
微信

健康养生|糖尿病发病群体从中老年人转到年轻人(1):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?

作者: 李世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12月02日 09:44 |
播放

“英年早糖”——糖尿病发病群体从中老年人转到年轻人

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糖尿病是非常典型性的老年疾病。按说,糖尿病跟正常年轻人可以说丝毫不沾边,你走你的,我走我的,井水不犯河水。然而,值得我们注意甚至忧心的是,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,在过去这些年正在不断加强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本不应该患上糖尿病的年纪,却早已经品尝到了“甜头”,年纪轻轻却患上了糖尿病。

目前,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。2020 年公布的第六次针对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中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为 1.298 亿。

总量虽然多,几乎达到了1.3亿人之多,但是按照比例来计算的话,还不到10%。所以,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还好,自己应该不会倒霉悲催的在这10%里面吧?

然而,除了这大约1.3亿人的糖尿病患者以外,还有另外一个数据——大约 5 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,这5亿人还不是糖尿病患者,但是距离并不远。这意味着每 3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处于糖尿病前期。他们距离糖尿病的距离非常近,近到只差几杯奶茶、几顿大餐。偏偏这些正是年轻人普遍最爱的饮食,而这,正是糖尿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。

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 3.9 mmol/L~6.1mmol/L,餐后 2 小时血糖值≤ 7.8mmol/L;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≥ 7.0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≥ 11.1mmol/L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值处于这两种标准之间,既不能说是健康正常人,也还暂时够不上糖尿病的标准。

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?

有些人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,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不足,血糖就会一直超标,这类人群我们将其称之为1型糖尿病人。这类人群需要终身依靠外援——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糖进入细胞完成代谢。1型糖尿病占比相对较少,约占糖尿病患者总量的5%-10%,它有很明显的特点——早发,一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发病。

除了1型糖尿病,还有一种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占比最多、病情最复杂、隐藏又比较深的2型糖尿病。2型糖尿病才是糖尿病的主体,占比约在90%左右。

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能量,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葡萄糖。其中在血液当中的葡萄糖,我们称之为血糖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的血糖水平会稳定在一个狭小的正常范围之内。只有血糖维持一定的合理水平,才能够维持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需要。

那么人体组织器官怎么获取到血糖?这个时候就需要另外一个重要存在出场了——胰岛素。胰岛素就像搬运工一样,也像一把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。有了胰岛素,葡萄糖才可以顺利地从血液转移到细胞和肝脏中。

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,由人体胰腺组织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。正常情况下,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是很智能的,按需分泌——如果需要的多,就多分泌一些,如果不需要,就不分泌。

所以,正常人的血糖很平稳,进食后,血糖不会太高,并且很快能恢复到正常水平,饥饿时,血糖也不会降得太低。这些全仰赖胰岛β细胞机智地分泌胰岛素,起到了很好地调节血糖的作用。

然而,生活中总有些意外会突如其来,让人毫无防备。比如,胰岛素抵抗。

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?简单的说,胰岛素抵抗就是肝脏和肌肉、还有其他的一些组织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了。也就是说,葡萄糖从血液去人体细胞的过程中,胰岛素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了。

如果把胰岛素比作搬运工,就是胰岛素运送葡萄糖的效率低了。如果说胰岛素是打开细胞门的钥匙,那现在这把钥匙不好使了,开门费劲了,甚至于打不开。导致的结果就是,越来越多的葡萄糖,被积压在血液中,转移不出去——从而导致血糖水平越来越高,这就是糖尿病的简单发病机制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